玉石文化源远流长,关于和田玉偏门知识介绍

和田玉是君子之玉,不追求任何极端,一般分类不分级。和田玉的价值取决于质地和颜色搭配的美感,而不是越白越好。和田玉的所谓絮状结构是肉眼鉴定和田玉的依据之一,不过絮状结构如果太明显,会影响玉石的均匀性和质感,这就成为了瑕疵。这就像我们的皮肤,没有纹理不是皮肤,纹理太深太明显,就是皮肤粗糙了。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

纤维交织组织是和田玉内部结构特征,不是肉眼可见的现象。质地细润是肉眼观察的特征,是可见的。有时候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少一只眼睛可以叫独具慧眼吗?玉质和工艺是玉器收藏的关键所在,这两者是实实在在可以看见的特质,不能作假。先学习一些和田玉的知识吧,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收藏,不但砍不到柴禾,自己也喂了豺狼了。

和田玉的玉佩不宜与钥匙等金属物栓在一起,不然表面就会被划出金属的条痕。有了条痕也没有关系,一般用粗糙的纸多擦几次就掉了。购买玉石原料是一件难度大,风险高的事情,缺乏常识就不要涉足了。我见过很多人为此倾家荡产。一般买料的风险比较大,即便买到了好料,委托加工的过程中还会有不少麻烦和变数。

新疆、青海、俄罗斯产地的玉料虽然有一定差别,但是也出产完全一样的材料。从目前情况看,青海软玉中的白玉多数透明度比较高。但是这并不是判断产地的足够证据。新疆于田和皮山的一些产地玉石的透明度也比较高。一般的玉石爱好者,区分玉石产地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建议先不要盲目迷信产地,更多的学一学什么是好的玉石和好的工艺,这样会少走弯路。已经做成的馒头,如何确定面粉的产地?产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玉石本身的质量。

玉石文化源远流长,关于和田玉偏门知识介绍

和田玉的特点与误解

和田玉的特点之一就是:佩带之后,光泽越来越好,透明度不会改变。但是如果做工不佳,抛光粗糙,佩带后玉器会脏污并暗淡无光。玉石不佩带,不把玩,不慢慢的包浆变旧,就不是玉石了。玉石浸油是允许的工艺,不是造假。不过一般不使用机油,机油有很大的味道。一般是使用石蜡或液体石蜡。

实验和田玉的硬度不要用钢锯条,钢锯条硬度太高。可以使用一般的单面刀片或美工刀。

黄口料不是品种,是一类带有黄绿颜色特征玉石的通称。

玉器上的绿色也叫玉筋,对玉质会有一些印象,但是完美的大件东西毕竟很少。并不是看着是黑色的就是墨玉。

松花江料——质地松,石花多,有礓石的玉料,是玉雕废材,多用于滚磨、染色处理后仿造低档子料。鸡骨白一般是指玉石石性大,油润度不好但颜色比较白的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鸟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yuanshi.com/902.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1048586@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