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喜欢玩赌石的朋友(尤其是新手小白)不在到处寻找玉石原石表皮各个方面的知识。我根据所学的知识总了总结,以便大家能够通过本文一次性的了解翡翠原石的赌石知识。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翡翠原石的五个最重要因素。
松花:松花就是翡翠皮壳上还没有完全风化的绿色硬玉颗粒,如同绿色的松树针叶,星星点点的分布在皮壳外表。形状各有不同,大小不一,分布可密可疏。松花是判别翡翠内部是否有绿色的重要标志。松花分布越密集,内部玉质的绿色就越多,松花颜色越鲜艳,其内部的色也就越浓。常见的松花有以下几种。
1、带状松花:呈带状分布在翡翠原石皮壳上,宽窄不一,还有可能会出现断续分布的现象。出现这种松花表明其内部可能出现满绿层的存在,这是最好的松花。
2、丝状松花:呈细丝状分布在皮壳上。有可能出现玉质包含金丝绿种,如果地子种水头好,丝丝绿色会将整个石头衬绿。但是,如果翡翠玉质种水不好,不能映衬出漂亮的绿色,其颜色就会显死,只能做花牌料。
3、点状松花:呈星星点点分布,其内部的绿色也是星点状的,表里如一。
4、条状松花:呈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形状,在皮壳上随处而生。这种松花显现的越长,越宽,越多其内部的绿色就会越多。如分布在皮壳的凹处,其内部有色的可能就会越大。
5、包头松花:指的是松花密集包在皮壳上的一角,松花的大小决定着绿色的大小。不会向内部延伸太多,这反映出其绿色分布只限于包头的部分。
6、荞面松花:如同在外皮上撒了一层荞面粉,成片状地分布皮壳上,厚薄不匀。多呈黄绿色。若松花的面积大,其内部就可能出现大面积的绿色,而松花的颜色越艳,,其内部颜色可能就越浓。
7、膏药松花: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如同膏药一样贴在翡翠原石的皮壳上。多集中在翡翠皮壳表面,绿色不会向下延伸超过三分之一,且颜色较浅。
8、谷壳松花:形如谷壳平卧在皮壳外表,其颜色白带微黄色,有时这种松花要认真观察才能认出,且有这种松花的翡翠内部玉质种水不错。
9、椿色松花:呈紫罗兰色,又叫椿色。常有椿夹绿或白蜡椿显现。椿夹绿的其内部可能有绿色的出现,而白蜡椿其内部基本上没有绿。椿色松花玉质多不通透且发干。
10、柏枝松花:呈树枝状分布在皮壳表面,多为白色或浅黄色,比较难发现。如松花出现颜色,就可能在其内部出现阳绿高色。
11、霉松花:这种松花颜色偏蓝而不艳,同时有发白或发霉的显现,形状不一,其内部绿色少,色泽也不好
蟒带:是翡翠原石表皮上出现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细沙形成的条形或片状物体,有些缠绕整个石头的部分,如同被其他东西压出或烫出来的一种新的花纹。外形似蟒蛇、绳索的形态我们就叫做蟒、索、蟒带。蟒带是确实判别翡翠原石内部有没有种、水、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情况来说,细粒致密的表皮会比粗粒松散的抗风化能力强,有绿的部分比无绿的部分抗风化能力强,因此翡翠原石内部有绿色或者种很老的地方突出来而形成了蟒带。蟒带特点:突出于皮壳表面,细腻光滑,手摸上去不会感到粗糙。作者GMPW13668,如果蟒带上还有松花那就是更好的兆头。蟒带的颜色、走向、形态、倾向都是判别翡翠原石绿色的因素。辨别蟒带时,蟒的颜色往往与周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其纹带有时明显,有时隐约难辨,需要熟悉原石场口和翡翠原石的纹路,以及细致耐心地长期观察、摸索才能判别出来。“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与“一大片”靠皮绿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与片卧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一般赌一条线涨的机率要比一大片高很多!
白蟒:蟒呈白色,称白蟒;如出现在白色翡翠原石上,很难辨认,必认真观察。此类蟒中,蟒呈灰白色的最佳,特别是黑石头上有灰白蟒像鼻涕一样,赌涨的把握很大。蟒上如果再有一点松花,更是难得的表现。老场区的老帕敢场口的石头只要有蟒,即可以赌,如果是老帕敢的黑乌沙,有筋一样的蟒也可以赌!
丝蟒:翡翠原石表皮上如同木纹丝状的蟒。其内部的色也是一丝丝的,不会连成一片。即便是老帕敢的黑乌沙,如果其表皮是丝蟒,里边也丝丝绿。
带蟒:即蟒如带状缠绕石头中部或一头。如果此带如拧结的绳子,称之蟒紧,这种现象往往说明里边色好。倘若这样的蟒上有松花,那样就肯定有色,切莫错过。
一笔蟒:形状像毛毛划了一道,看其长短,粗细,要注意找松花。
半截蟒松花:呈带状,但只缠绕表面的一半。如果此蟒上有松花,那其内部出现色的可能性会很高。如缠绕不到一半,那其内部的色不如带子蟒与半截蟒。
卡三蟒:此种蟒一般都带色,蟒上坑坑凹凹,如同蜂窝。有卡三蟒的石头多半一半皮薄,一半皮厚,含翠量较高,比较好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蟒已形成膏药状-即像膏药似的一层皮,那么内部的含翠量就不会高,甚至无色。
丝、条、点蟒带松花:这是一种把丝,点,条为一体的蟒带,同时出现在一块石头上,如果有松花的出现,则其内部可能出现较好的色。
包头蟒:缠绕某个角的蟒带,如同戴个包头,开价要视蟒带的粗、细,缠绕的部位大小来定。如有松花存在,则可能内部为满绿。
黑色蟒带:从数是有翡翠的杂质矿物组成,其实就是黑癣,也有可能是癣夹绿。它们会对内部的玉质和色造成影响,必注意。
黄色蟒带:多出现在红色原石上,呈网凸起状分布,这种蟒带出现表明其内部可能存在绿色。
绿色蟒带:这种蟒多由构成翡翠的硬玉形成,硬度大,呈凸起的条带,丝带,斑带。也有由绿辉石等矿物构成,较软,故呈凹状。硬玉色带对其内部色泽有着很大的意义,必需要注意。
雾:在翡翠原石的皮壳与内部玉质之间,有一层半风化的过渡层,朦朦胧胧的,没有外层的粗糙,也不像内部的细腻,这层过渡层我们为“雾”。“雾”与皮壳和内部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厚度不一,薄的几毫米,厚的几厘米(同一个翡翠原石,“雾”的厚薄也会有变化)。“雾”的厚薄是由玉质的松紧而造成的,玉质松散更容易受到风化,“雾’较厚,因此“雾”厚其玉质往往不好。所以雾对于赌石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按不同颜色而对“雾”进行区分,主要有白雾,红雾,黑雾,黄雾等。作者GMPW13668“雾”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翡翠原石的色,但它是观察翡翠原石种嫩或种老的表现,是判断玉石场口,质量和真假的重要标志,也是赌石决定开价的重要因素。
白雾:又叫包皮水或者水浸。白雾对绿色的浸透力较小,因此有白雾的翡翠原石内部多见正绿色。白盐沙皮,黄盐沙皮和黑乌砂皮常有较薄的白雾,“雾”下有色,把“雾”去掉,其颜色也会变得浓艳。如有白雾进入的玉质透明度也会有所提高。这是赌石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红雾:常有的是淡红色和艳红色,也叫做牛血雾和干血雾。牛血雾如凝结的牛血一样,出现牛血雾的翡翠原石,其内部玉质一般都会发灰,而且还会裂多、色偏、癣多。红雾包着的玉质其绿色都会偏暗,易跑皮与穿地。因此红雾跑皮的翡翠内部玉质“十红九灰”。赌石的爱好者,一定要注意分析观察好了再入手。
黄雾:常有的淡黄色、黄色、深黄色、金黄色和老黄色。黄雾多出现在黄砂皮的翡翠原石中,部分水石也会有。有黄雾的翡翠原石其内部绿色多会偏蓝。在赌石中也是较受欢迎的一种雾。
黑雾:黑雾多出现在黑色皮壳下,雾下绿色多带油性,但容易跑皮和污染地子。经验说明,黑雾过于黑或厚,翡翠原石内部玉质可能为蓝色、灰蓝或黑蓝地,玉质还会有黑点或癣。但也会出现高绿。较多玩赌石的人喜欢选择黑雾。
蜂蜜雾:其雾的色如同蜂蜜一样,是翡翠原石在氧化的情况下形成的。如果遇到这种雾,证明其内部的玉质很细腻且透明,因此蜂蜜雾是赌石中的好雾。还有一种是白雾与蜂蜜雾相结合的雾,这种雾通常都会出现玉质细腻,而且好种水的翡翠料子。
癣:癣是翡翠皮上出现的黑色或灰色的斑块。翡翠皮壳出现癣,一方面表明其内部有绿;另一方面癣过多,表明其内部可能很脏,会有“黑吃绿”的现象。专家研究认为癣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原生成因矿物组成,一种为次生矿物类型。人们常用癣来判别内部的绿色,行家常说“绿随黑走”“有癣有绿”“癣吃绿”“癣夹绿”,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有人还说黑色是绿色的根,这也有一定道理的。癣本身还会直接影响玉质绿色的纯洁以及价值,它们可能成为翡翠的最大瑕疵。癣的形状多样,但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团块型和脉冲型,前者有睡癣,死癣,膏药癣等,团块型可能是杂质矿物溶液在玉质中局部均匀交代而成;后者有猪鬃癣,硬癣等,脉冲型可能是杂质矿物沿隙充填而成。
按颜色分,还有黑癣,灰癣,白癣,蓝癣等。睡癣为黑亮色,多呈带状平卧在皮壳外表。睡癣向下延伸浅薄,癣下多有绿色。睡癣和松花一起分布,彼此分明。睡癣就是那种有癣就有绿的癣,是判别翡翠绿色的良性癣。活癣形状不等,颜色各一。活癣的附近玉质多有绿色出现,可能出现“绿随黑走”“有癣生绿”。死癣与活癣相比,显得癣层发枯干燥。黑色硬癣突起,通常这类癣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破坏玉质的质量,人称恶癣。软癣微凹陷,灰白色,多呈马牙状或苍蝇翅膀状。这种癣有隐藏性,常进入玉质颜色里,对玉质有损害。膏药癣形如一块块黑色膏药贴在翡翠原石皮壳上,这类癣大多浮在皮壳上,膏药癣下常有高绿。
总之,一块翡翠原石如果癣多于色,不可赌。如果癣和色可以分开或原石上癣少而色多,则可以赌。癣的种类较多,如果是“绿随黑走”有癣生绿“的癣对我们赌色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要注意区分它们。
裂绺:俗话说“一条裂减三成,三条裂要不成”。在众多的原石中,能找到有一定种水.色都可以的原石时,绺裂的多少,大小就成了我们要去赌的了,裂绺决定着玉料能用多少,可做多少成品的关键。所以我们在看翡翠原石的绺裂时应掌握以下的原则:
在赌绺裂时首要看有色部位是否有裂,尤其是注意色块和色带上的鸡爪裂,扫帚裂,卷毛裂和网状裂,越是密集的细裂破坏性越大。当在翡翠原石上找到一条裂时,千万要注意与这条裂相平行的上下也可能有裂。翡翠原石的大裂往往都有平行条带状裂出现的规律。有许多裂是一会儿现,一会儿隐地在翡翠原石上表现,每当看到一小条裂时,要注意两头的延伸方向,在原石表面微凹的地方找出裂经过的痕迹,再与前后方裂连接起来,审视该裂对翡翠的破坏程度。可用裂纹长度的三分之一来衡量裂纹深入翡翠原石内部的深度,这种估计经多方验证是较准确的。在翡翠原石表面未开口的地方是看不到内部的绺的分布的,但有一规律是可参考的,大凡细裂多的翡翠原石,其内部绺也多,翡翠原石表面非常粗糙,凹凸不平且颜色变化大的,其内部出绺的可能性也大。在翡翠原石开口处仔细检查有无呈带状的裂,其颜色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变化大小,变化大的其内部绺必多。有些表面有裂的翡翠原石,卖家将其用磨头故意琢成纹路。也有开口开错了,用带尖的玉石原料在开错口的地方砸出很多小凹坑,一掩无色,二盖绺裂。因此赌石时,这些非天然的,在翡翠原石上显现出来的人为痕迹都要认真观察和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foyuans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yuanshi.com/188.html